通胀通缩同时袭 ,调控或在今年中
20万亿日元损失超过神户大地震、本币汇率的飙升刷新战后高点,核辐射的阴霾笼罩出口经济模式、占GDP 8%的工业基地毁于一旦……尽管当下救灾工作尚未终结,业内已陆续开始对日本强震形成的经济冲击进行初步评估。
中东日益升级的政局动荡同样令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充满变数。一边是日本地震,一边是中东政治动乱,在影响全球产业格局的同时,也不断搅浑着全球市场的商品价格;大量日元的“浮出”则使我国的通胀形势更加复杂。
综观接下来的宏观经济面,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面临输入型通胀的挑战,一方面已经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再收紧的空间有限,业内预计今年中期左右可能出现货币政策的拐点。
地震动乱骚扰经济
为了消除市场恐慌,22日日本央行宣布再度启动2万亿日元的立即注资。自地震发生以来,日本央行已连续6个交易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短期货币市场注资,其中的立即注资总额达40万亿日元——14日,日本央行宣布注资21.8万亿日元,其中15万亿日元为立即投放;15日该国央行又宣布注资20万亿日元,其中8万亿日元为立即投放;16日至18日,日本央行分别宣布立即注资5万亿、6万亿及4万亿日元。
市场分析认为,地震将令日本央行在未来数月甚至数年内,都将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但值得注意的是,日元短期内将因为海外投资回流走强,从中期看,巨额流动性将导致日元走弱,而强震也会使中国的通胀形势更加复杂,短期内出口可能转为逆差,中国年内人民币升值幅度或下调,加息的预期也因此延迟。
对于突如其来的日本地震对我国通胀形势的影响,野村证券在其调研中认为影响不大,然而,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地震诱发的日本企业电子和汽车企业停产,可能令我国国内过去价格长期下跌的交通和电子产品,价格出现止跌反弹,从而令短期通胀形势更为复杂。
通胀通缩同时袭来
野村证券认为,高位运行的PPI和上涨的全球商品价格表明通胀压力仍然巨大:“我们继续预期未来三个季度每个季度加息25个基点,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
此外,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最新公布的2011《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熟练劳动力短缺将推高2011年中国及其它新兴经济体用工成本,并有可能加深通胀的压力。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内地企业对熟练劳动力短缺的担忧明显增加。40%的内地企业预期熟练劳动力短缺将成为今年阻碍增长的重要因素,该数据比去年上涨17%。事实上,熟练劳动力短缺引发的担忧已经遍及新兴经济体,分别有42%来自金砖四国的企业以及43%来自拉丁美洲的企业确信熟练劳动力短缺会成为2011年制约企业增长的主要阻力,与2010年相比两个数据分别上涨了17%和20%。
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兼董事长徐华向记者表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劳动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熟练劳动力的升值促使工资水平水涨船高。在经济高增长的背景下,企业不得不面临用工成本增加的压力。就目前来看,由熟练劳动力短缺引发的用工成本增加势必将推高产品价格,这将不可避免地加剧市场对通胀的进一步担忧。”
根据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一季度“城镇储户调查报告”显示,衡量家庭部门通胀预期的扩散指数从四季度的81.7%降至一季度的72.8%。野村证券认为,尽管绝对水平仍然较高,但这一结果显示政策紧缩和食品供给的增加对降低通胀预期产生了积极效应。
不过,由于人民银行上周末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非加息的方式再度进行了数量化调控,使得市场对加息的反应不一,有大胆观点认为:“加息可能性大大减小,最快今年年中就能看到通胀拐点,下半年货币政策会出现转向。”